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generator-hire-london.com
邮 箱:admin@aa.com
金秋十月,工程柑味飘香。土特产
10月25日,新会下产兴新江门新会举办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新会柑采摘季系列活动。区喜千万自新会区会城街道的迎丰引领业振陈皮飘香,到梅江、收年东甲的绘百画卷万亩柑园,双水的工程黄皮蔗田,大鳌的土特产鲜活对虾,再到崖门的富硒健康养生乡村旅游,新会大地处处都是丰收画卷。
新会柑园丰收忙
14.3万亩新会柑,柑香浓柑农富
在新会区的广袤田野上,逐渐转黄的新会柑挂满枝头,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走进江门市新会柑之林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柑之林合作社”)的新会柑种植基地,果农们忙碌的身影穿梭林间。在摘果休息间隙,已经在柑之林合作社做工数年的陈姨表示,“一天大概能采摘800-1000斤,每天早上7点就来摘果,干到11点回去。等到下午太阳不那么晒了,就再出来摘。”
新会柑是新会陈皮的唯一原料。新会三山环抱”“三水共融”,水土中富含多种矿物营养成分,在此收获的柑风味独特和药用价值较高,其他产区不可比拟。这也是为什么新会柑和新会陈皮能成为全国少有的“一品双地标”产品的原因。
根据新会柑果皮颜色可以分为三个采摘时期——青皮、二红、大红。现在正值新会二红柑的采摘初期。二红柑剥出的皮叫二红皮。皮稍厚,褐绿带红,质地软硬适中,性温和,耐储存。
果农们根据多年的经验,精心挑选成熟度适宜的果实进行采摘。他们使用传统的手工采摘方式,以确保果实不受损伤,保持最佳品质。采摘下来的柑果经过初步筛选后,会被送往合作社的加工车间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分选和处理。
柑之林合作社负责人陈柏新表示,柑之林合作社固定雇佣农户超100名,每个月的工资在5000元以上,待柑进一步转黄后还将聘请大量散工才能满足采摘需求。
忙着采摘新会柑的柑农。
上世纪末,由于黄龙病、假冒盛行、柑价低等原因,新会柑种植面积一度降至700亩。此后,随着提纯复壮、无病苗木繁育、产业链深挖、品牌化建设等工作的开展,新会柑品质更加卓越,种植面积达到了空前的14.3万亩,价格也稳中有进,成为当地果农们的“致富果”。
230亿全产业链产值,百年陈焕生机
新会已有700多年的种柑取皮历史,早在宋代,新会陈皮就已是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然而产品单一、使用场景开发缺乏等短板,不仅限制了新会陈皮的适用范围,而且将其限制在少数南方省份。
2011年11月,首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举行,展现了新会陈皮“道地性来源和药食同源两大核心,以及“陈藏、养生、茶道”三大文化脉络。
随着发展定位日渐清晰,新会陈皮产业业态成熟了起来,并且通过产业聚焦、产业融合发展将产业链做大做强。此后,陈皮酿酒类、陈皮菜系、陈皮调味品和陈皮蜜饯零食等各产品大量涌向市场,仅丽宫食品就有以新会陈皮为核心的“陈皮茶饮”“陈皮月饼”“陈皮花式饼”“陈皮酱”“陈皮酱”“陈皮坚果”六大系列上百种陈皮深加工产品。
新会区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新会柑采摘季系列活动现场展位展出的新会陈皮。
这些加工品不断扩大了陈皮的使用范围,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样一个宣传闭环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新会陈皮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以柑普茶为例,2010-2018年,整个新会地区茶的产量从近乎为零增长至8500吨,产值从无到有,跃升至34亿元。
2017年9月,新会陈皮国家现代产业园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新会依托产业园的平台与资源优势,以新会陈皮公共品牌为核心,聚力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生产+加工+科技”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从2016年到2022年,产业园区内的加工企业从50家上升至340家。现在,新会以新会柑、新会陈皮为核心,形成药、食、茶、健、文旅和金融六大类100多款产品的发展规模,全产业链产值超230亿元。
1万元每亩营收,果蔗甜收益高
双水镇桥美村是一个“甜度超高”的乡村。全村共种植黄皮果蔗约2500亩。在桥美村,整齐划一的果蔗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向过往的行人展示它们的丰盈与甜美。
上个月开始,桥美村黄皮果蔗相继成熟上市。果蔗的种植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年的收获季节,果蔗林里总是热闹非凡,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在蔗林间穿梭,一捆捆新鲜的果蔗被砍下,运往各地市场。
有十多年果蔗种植经验的莫盛祥在蔗林里“巡视”自己的“甜蜜王国”。他种植的果蔗还要在两个月后才正式上市。“正好赶在春节前,到时候能卖出个更好的价钱。”莫盛祥今年种了9亩果蔗,每亩地纯收入能达到一万元左右。
桥美村黄皮果蔗经多年推广,凭着香、甜、脆等优秀品质,已经在四川、湖南、广西、重庆等省市积累了人气,打开了销路。新会区农业农村局驻桥美村第一书记黄建伟介绍,桥美村果蔗种植收入约占全村生产总值的70%。“你看到的这些楼房,都是种甘蔗建起来的‘甜蜜房’。”
新会区双水镇桥美村的黄皮果蔗今年迎来丰收年,已陆续上市热销。
2023年以来,新会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不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桥美村最终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果蔗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实现果蔗适度规模经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统一收购价格,最大程度保障了蔗农的收益。
据介绍,近年来,桥美村不断推动果蔗三产融合。一方面加强与“粤菜师傅”项目的合作,结合桥美果蔗研发特色饮品、菜式,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风貌示范带建设,依托果蔗打造具有甜蜜庄园特色的农旅体验综合体,促进果蔗、陈皮、沃柑等特色农业融合发展。
黄建伟兴致勃勃地说:“25日举办的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我们村也会带着果蔗到场展示,希望能让更多人品尝和了解到我们村的果蔗种植历史和文化。”
超1000万村集体平均收入,“笑虾虾”集体富
来到大鳌镇,数以千计的虾塘星罗棋布;活蹦乱跳的鲜虾,虾身饱满、晶莹剔透。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大鳌镇大力打造“笑虾虾”休闲农业品牌,超过一半常住人口从事水产养殖,每年供应着珠三角半数鲜活南美白对虾需求。
“笑虾虾”以粤语“笑哈哈”谐音而来。早在今年中秋,大鳌镇就举办了月满中秋,喜迎国庆——大鳌镇“笑虾虾”夜缤纷活动,为市民假期提供了一个好去处,亦为新会区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打头阵。
新会区大鳌镇特产——大鳌对虾。
在十围美食街,游客们品尝着大鳌镇鱼皮、沙盆菜粥、鱼蓉粥、脆肉皖、大鳌水果捞等特色美食,参加“笑虾虾”全民休闲健步走活动,打卡东风文化广场、东风生态园、新中渡口等地标,欣赏大鳌镇“百千万工程”乡村新变化。
新会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大鳌全镇常年水产养殖面积保持在3万亩左右,2023年渔业总产值达14亿元,农村集体经济水涨船高,2023年全镇16条行政村集体平均收入突破1000万元。
新会区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季”暨新会柑采摘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大鳌镇展位展出的对虾虾干。
此外,新会区还以大鳌镇为试点,开展虾塘5G终端试点项目。颠覆传统的“人盯塘不离身”管理模式,“一人一机”即可实时监控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温度、pH值、溶解氧、盐度等水质参数和养殖信息,还能进行遥控增氧等管理操作。智慧渔业大数据平台还将周边养殖数据进行统一采集,统一管理,实现水产养殖“设备化”“装备化”“智能化”,突破传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瓶颈,以“科技引领”充实“水上粮仓”。
随着大鳌镇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体验这里的美食和文化。大鳌镇不仅成为了美食爱好者的天堂,也成为了休闲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50多个富硒农产品品牌,富硒游美乡村
坐落在北峰山东侧山麓的崖门镇横水村富硒土地资源丰富,是崖门镇天然富硒农业产业先行区。近年来,该村把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出了50多个富硒农产品品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傍晚,在大营盘富硒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稻种植基地,富硒水稻在夕阳下泛着金黄色的波光,稻穗随风摇曳,提前奏响丰收的乐章。
“我们在村里流转了600亩土地种富硒水稻,还有2000多亩茶山。”大营盘富硒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伟领表示,公司打算在横山村打造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农业观光项目。
在横水村,除了稻米、茶叶,还有其他多种富硒农产品。以大营盘公司项目作为支点,横水村打造出富硒“八宝”品牌,发展培育高价值的优质富硒农产品。还引进甜橙种植企业及旗下的水产养殖项目,不断扩大富硒农产品的“朋友圈”。
新会区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新会柑采摘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崖门镇展位上展出的富硒大米产品。
为了进一步推广富硒农产品,横水村还积极发展富硒健康养生旅游。游客可以亲自下田体验农耕乐趣,品尝富硒美食,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村里的富硒养生馆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通过富硒水疗、富硒膳食等方式,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健康养生的体验。
横水村的富硒养生游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村里的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等文化活动,让游客在体验健康养生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特色。
“新会区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新会柑采摘季系列活动我们也参加了。”黄伟领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富硒农产品和养生文化,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横山村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撰文:唐瑞谦 胡亦赟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