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generator-hire-london.com
邮 箱:admin@aa.com
上午九点,古祠暑热尚未开始蔓延,起化广州花都区三华村资政大夫祠内,身花阵阵锣鼓声响起,样空走进祠堂,活可以看见舞狮队正随着锣鼓节奏舞动。花都华村上百名村民和游客相聚在这里,古祠见证三十位优秀学子领取村里颁发的起化奖学金——他们都在今年的升学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是身花三华村第七届教育基金奖学颁发大会,崇文重教是样空该村的传统。
三华村是活广州市现存祠堂最多的村,祠堂建筑群包含22座宗祠,花都华村村民和游客们所身处的古祠资政大夫祠,位于建筑群的西南侧核心区域。九百多年前,徐氏先祖徐宗远卸任南海主簿后,相中这片土地,从此徐姓族人在这里扎根。氏族不断壮大繁衍,成批的宗祠随之出现。
数百年后,经过活化利用,一些建筑摇身一变,从宗族文化的载体,变成了民俗博物馆、农家书屋、红色驿站等公共服务空间,让除徐氏族人之外的更多人走进这里,感受灰塑、粤剧、盆景等岭南民俗文化,在书册之间享受阅读的乐趣,倾听三华村“英雄村”“英雄人”的历史。
通过三华村历史文化的重述与岭南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的注入,这些古老的建筑在数百年后,焕发出新的光彩。
祠堂里的博物馆:
展示岭南民俗的文化窗口
举办奖学颁发大会的资政大夫祠,自一百多年前就是徐氏子弟世代发奋苦读的见证者。
它是清代徐氏族人徐方正和堂弟徐表正所建,当年徐氏兄弟历经十年寒窗后考取功名,从偏僻的小村庄逐步走进朝堂。后来徐方正的祖父和父亲被封赠为“资政大夫”,徐氏兄弟回乡后,在三华村西面落定建造资政大夫祠。如今,资政大夫祠仍设有专门的展览讲述这段清代主人的故事。
资政大夫祠建筑群
以资政大夫祠与毗邻的两座古祠堂——南山书院和亨之徐公祠为主祠,加上衬祠和后楼,这些建筑共同组成了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占地面积22100平方米,是广州地区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古祠堂建筑群。它们于2010年被开发成广州民俗博物馆,由花都区博物馆负责日常管理和运营,并承担运营、修缮的经费。近年来,花都区博物馆投入约475万元资金修缮和活化这座古祠堂建筑群。
除了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和亨之徐公祠也被打造成灰塑、粤剧等岭南民俗文化的展厅。
资政大夫祠中的珐琅精品展
资政大夫祠中的盆景艺术
在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屋檐瓦脊、门额窗框、山墙顶端上,俯仰之间,灰塑这一非遗随处可见。灰塑是流行于岭南地区的一种传统建筑装饰构件,多以花鸟鱼虫、民间故事、传统吉祥物为题材。灰塑的制作工艺独特,以石灰为主要材质,加拌稻草、草纸、糯米粉等材料,反复锤炼,制成草筋灰或纸筋灰,在砖石或金属骨架上浇筑、描绘、塑造,最终成为岭南传统建筑的“点睛之笔”。
在南山书院内,专门设有灰塑工艺展,陈列了八仙人物、麒麟吐玉书等灰塑工艺品。2016年起,灰塑非遗传承人邵成村开始在祠堂中开展研学活动,向学生讲解灰塑的基本材料、制作工艺、图腾寓意等。他表示,祠堂建筑群的古建筑文物和灰塑工艺展的实物展示,能让人感受到这项传统技艺的应用,这便是他选择在资政大夫祠建筑群教学的原因。
资政大夫祠屋脊飞檐上的灰塑
灰塑工艺展中的灰塑展品
从祠堂转为博物馆,不仅是名称和功能的转变,为此馆方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硬件改造,包括一些常人不易留意到的细节处理。以灰塑的保护为例,过去,灰塑工艺展的展品都处于“裸装”状态。馆长贺安表示,由于灰塑材料特殊,成品脆弱易遭损害,为对这些可移动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他们加装了玻璃保护罩。
连续两年在博物馆当暑期志愿者的张立萱也体会到,随着软硬件的不断提升,祠堂更加有了“博物馆”的样子,如今馆方还将国潮与扇子、水杯、本子等日用品相结合,推出了有资政大夫祠特色的文化产品,让游客拥有“带得走的记忆”。
祠堂里的农家书屋:
嵌入村民生活的阅读空间
刚结束在资政大夫祠的舞狮表演,脱下舞狮服之后,五年级的黄皓钧就来到一百多米外的农家书屋看书。暑假以来,他常常骑车十多分钟来到这里看书,《哈利波特》《环球寻宝记》等书籍让他爱不释手。
农家书屋设于福元徐公祠,三华村工作人员陈伟聪表示,农家书屋落地于此,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其位于祠堂建筑群的核心位置,且与三华小学、三华幼儿园仅有一墙之隔。
建于清代的福元徐公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作为三华小学的办学场所,后来年久失修被闲置。2021年,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三华村在未改变原有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对福元徐公祠的地砖、壁画等方面进行了修缮。2023年4月,农家书屋建成开放。
福元徐公祠
除了保留祠堂的碌灰筒瓦青砖墙等建筑外观,农家书屋的空间设计充分利用了祠堂的原有格局。门厅展示了三华村的历史大事记,宽敞的正堂是书籍陈设、读者阅读的空间,堂前的廊庑则作为非遗文化的展览区,展示三华小学民俗文化课程作品。
今年,农家书屋还增设了醒狮、蔡李佛拳等广府文化以及水仙古庙、御史大王诞等三华村特色民俗文化的介绍。村史文化、岭南民俗等文化的融入,让福元徐公祠的文化功能不再单一。
福元徐公祠内的农家书屋
在三华小学校长江丽珍看来,农家书屋已经成为学生、家长、老师和游客共享的文化空间。据她介绍,如今的福元徐公祠实际上是“三馆合一”,即集合了三华村农家书屋、三华小学立贤书院以及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和花都区图书馆三华小学分馆的作用。筹建之初,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和花都区图书馆提供了近4000本图书,三华村、三华小学以及其他社会捐赠等提供了近3000本图书。如今,农家书屋已经与花都区图书馆实现了借阅互通,村民们足不出“村”,就可以借阅和归还图书,再也无需专门跑到五公里外的花都区图书馆。
农家书屋内的读者
祠堂里的红色驿站:
开展主题教育的文化讲堂
“哈——”,伴随着一声声有力的呐喊,三华小学的学生在祠堂天井中用力挥出拳头,展示他们刚学的拳法。这是毗邻三华小学的另一祠堂——仲和徐公祠开展“公益岭南”乡村国学讲堂夏令营武术课的现场。祠堂最热闹的时刻,莫过于开展国学讲堂的时候。
仲和徐公祠
仲和徐公祠曾是村中闲置的“危房”,经过一番修缮,如今已经被打造成为三华村的党群服务红色驿站,并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祠堂的正堂和后堂被改造成讲堂,长桌木椅井然有序,书架展柜依墙而立,成为三华村和三华小学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的场所。
除了武术课,仲和徐公祠内还会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课。作为辛亥革命英雄之村,三华村拥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文化资源。三华村的徐氏先辈曾组织建立300多人的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16位是三华村村民。
如今,祠堂的廊庑展示着三华村何以成为“英雄村”、徐氏先辈何以成为“英雄人”的故事。“公益岭南”乡村国学讲堂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也曾重温辛亥革命的历史和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的故事。依托各类主题教育,仲和徐公祠这座昔日旧祠堂,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据悉,三华村保留的22座祠堂,已有11座得到修缮并活化利用,接下来三华村将继续利用祠堂建筑打造文化空间,如打造村史馆等。这些古老祠堂建筑的文化功能,将进一步得到挖掘和丰富。
游客参观资政大夫祠建筑群
采写: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张嘉敏
跟题编辑:邓宝盈